IT通信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IT通迅词典 > 正文

IT通迅词典

声音定位

root012023-02-07IT通迅词典144

声音定位:左右的定位主要是靠相位差,这是因为人左右各有一个耳朵。前后的定位主要是靠耳轮,但定位要差一些,要精确一些,就不由自主的扭一下头,(动物是转动耳轮)来实现。上下的定位也时靠一点相位差,但这个相位差主要是由头及身的不对称以及地面与上边的不对称所引起反射及绕射的不对称造成的,也有联想的因素,但灵敏度要差的多。比如,听到嗡嗡声,就会联想到天上的飞机,要更准确的定位,就抬起头来。还有一个现象能证明人的上下定并不时太灵敏,就是如果进入一个有两层楼的大厅里,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有人在二楼的的走廊(高处)喊你,这个人就会左右环视而找不到人。

低频的声音刺激,它的波长较长,头的阻隔作用小,双耳听到的声音强度差别也较小。在这种情况下,判定声源方位主要靠双耳感受声音位相上的差别,即声波同一相位到达双耳的时间先后不同。听觉神经元在声波作用时,增加单位发放频率的现象,并不是发生在整个声波周期时间内,而是仅仅出现在声波周期的鞯一时相上。头两侧的听觉神经元中,有些对同相位声波产生同步性单位发放。神经元仅在声波某一相位时改 变单位发放频率,两侧神经元对同相声波产生同步性单位发放的机制,称听觉神经元的锁相机制。低频声波达到双耳的相位不同,由于两侧神经元单位发放的锁相机制,导致一侧神经元增加单位发放频率,从而造成两侧神经元单位发放的不对称性,产生了时差效应,据此对声源进行准确的空间定位。声源方位的辨别可能是听觉中枢内的许多细胞活动的特殊空间和时间模式决定的,也可能是更高级的中枢分析加工的结果。

总之,低频声音的定位通过位相差,位相差对提供声源定位有效的声音频率最高为1500Hz;而高频声音无法通过位相差来辨别它的来源,靠响度差来辨别。但位相差和晌度差的有效性还取决于头颅的大小,象小鼠这样的小动物,由于两耳靠得很近,对低频声音既不能通过相位差来辨别,也不能靠响度差来定位,它们对高频声音的定位能力很强。许多动物对40000 Hz以上的高频声音很敏感。而象大象对低频声音的定位能力较强,听力的上限是10000Hz。这些都说明每个种系都对它们最有用的信息最敏感,人类也不例外。

人们经常借助听觉来判定发音物体的位置。声音定位在人和动物的日常生活中着重要意义。例如,当你独自行走时,突然听到一个响声.你会想到这个声音什么意思,对你有无威胁,它来自何方等等。确定声音的方向和距离需要比较来自两耳信息,虽然你会很快作比判断和反应,但声音定位过程是听觉系统复杂综合的功能。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